兩會政府工作報告,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又被點名了
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召開,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就今年的衛生健康工作提出了9點要求。
這9點要求無不體現了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“看病難、看病貴、看病繁”問題的關注。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也赫然在列,成為今年兩會熱詞。
得知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被納入政府工作報告,好醫友醫療科技集團董事長黃亨利備受鼓舞:“能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,體現了政府對互聯網醫療的重視,有利于行業行穩致遠。好醫友愿攜手業內同道,共同推動行業規范發展,造福廣大患者。”
▌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:總理多次點贊,疫情加速發展
其實,從公開報道看,總理曾多次點贊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。早在2016年,總理考察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時,看到海南省腫瘤醫院(好醫友合作醫院)、天津市腫瘤醫院和外國專家通過網絡視頻進行遠程會診,對這一探索高度稱贊:“你們雖然相隔萬里,但遠程醫療能讓天涯變咫尺。”
此后,總理曾多次要求加快推廣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。在國家政策支持和需求驅動下,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新模式新業態蓬勃發展。
特別是在去年疫情期間,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突破了時空限制,降低了線下聚集的風險,也保障了群眾的醫療需求,成為一線救治的有力補充,患者對互聯網醫療服務形式的認知度和接受度也大幅提升。
以好醫友為例,早在疫情之初,好醫友便第一時間開展中美遠程會診公益活動。針對腫瘤患者就醫難問題,好醫友特邀國際知名專家,為全國患者進行了公益答疑,疫情期間共有上百名腫瘤等疑難重癥患者通過好醫友國際醫療中心,獲得了國內外專家共同制定權威診療方案。
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明確提出“促進‘互聯網+醫療健康’規范發展,正是基于當前互聯網醫療蓬勃發展的趨勢。
此外,多位代表、委員,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層面給出了醫療領域的兩會新提案。
▌好醫友:攜手全球伙伴,探索互聯網醫療特色模式
醫療是最大的民生問題。我國優質醫療資源相對稀缺且分布不均,國家雖已實施了一系列舉措“強基層”,但解決百姓“看病難”問題依然任重道遠。
在全國各地考察時,黃亨利深切體會到百姓對優質醫療資源的渴求:許多基層疑難重癥患者限于當地醫療水平,不得不輾轉到大城市大醫院求醫,耗費了大量時間、精力和金錢。而大城市的患者,看病同樣“不輕松”:大醫院人滿為患,名醫“一號難求”,就診體驗堪憂……
針對這一現狀,增加優質醫療資源供給是根本解決之道,但這談何容易。“醫生培養周期漫長,當供給側難以快速突破時,‘互聯網+醫療健康’能為百姓切切實實地帶來便利,不僅能紓解線下診療壓力,提升患者就醫體驗,也有利于醫療資源更合理、高效配置,為基層患者‘雪中送炭’,為大城市患者‘錦上添花’。”
黃亨利說,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是全球醫療發展的大勢所趨,正滲透到日常醫療活動中,讓老百姓不出遠門就能看國內外權威專家。
今年好醫友互聯網醫院正式獲批,成為福建省內為數不多的由第三方獨立申辦的互聯網醫院之一。
黃亨利認為,互聯網醫療的核心還是醫療,解決核心診療問題才是關鍵。不同于一些純線上平臺開設的互聯網醫院,好醫友已在中美醫療領域深耕多年,建立了領先的跨境醫療平臺,攜手全國數百家醫療機構,搭建起“線上+線下、院內+院外、國內+國際”的成熟業務體系;同時,積極引入全球先進的醫療技術、產品,布局健康險、創新藥、醫療器械、醫療信息化等上下游產業。
好醫友希望以互聯網醫院為樞紐,攜手全國乃至全球醫療機構及上下游合作伙伴,整合線上線下優勢資源,共同探索互聯網醫院建設和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規范發展的特色模式。
參考來源:中國政府網、新華網
2021-03-15 11:47
好醫友小編